優秀文獻綜述范文哪里有?文獻綜述一般包含以下四部分:摘要、引言、主體和參考文獻,本文是一篇管理論文的文獻綜述,以“M 汽車有限公司內部控制優化研究”為例,為大家講述文獻綜述的寫作要點,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一、論文文獻綜述范文模板
1、前言
簡要說明寫作的目的、意義、有關概念的定義,綜述的范圍,描述課題的研究現狀,以及有關主題爭論的焦點和發展趨勢等。
2、正文
文獻綜述的重點。通過理論發展階段性成果、理論意義、實踐意義、成熟可靠新近的權威可信等,比較不同學者對同一問題的看法及其理論依據,闡明問題的來龍去脈和作者自己的見解。
3、總結與展望
對正文各種觀點進行綜合評價,高度概括主題內容,提出自己的觀點意見主張展望發展前景。簡明扼要地指出目前研究中尚需解決的問題及研究成果的意義和價值,在寫作中應注意給出一個較為明確的階段性結論。
4、參考文獻
一般參考文獻的多少可體現作者閱讀文獻的廣度和深度。一般不低于20條,以最近3-5年內的最新文獻為主。
二、論文摘要
隨著新冠病毒席卷全球,經營環境進一步惡化,許多企業出現經營危機,面臨經營困境。要想在這樣一個特殊的階段平穩健康地發展,有效應對這些困難,就需要企業做好內部控制,及時調整改進自身的經營方針和管理模式。內部控制關注企業自身,嚴格把控企業的經營管理,著眼于其運營狀況,制定有針對性的措施,以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為根本目標,是一種科學的管理模式。
本文以 M 汽車有限公司為案例,系統地梳理了其獨特的內控制度,分析了其內控制度的模式、特點及面臨的困境和挑戰。同時,對其制度構成、運行情況進行了詳細地探析,并據此提出了富有針對性的應對之策。
全文共包括緒言部分、主體四大部分和結論部分。
首先,本文以我國汽車行業的現狀為背景,基于既有研究,梳理了行業內控制度的模式和特點,勾勒出我國汽車行業的大環境,為后文從外部分析內控制度所面臨的困境奠定基礎。
其次,本文從我國的具體國情出發,聚焦于 “國有企業”這一獨具中國特色的市場主體,分析其內控制度的特點,在此基礎上,深入探析同樣作為國企的 M 公司的獨特特點。
再次,針對前述問題,分析現狀、揭示問題并給出建議,這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先是分析 M 公司內部控制現狀,分析其面臨的主要困境及潛在威脅;然后基于 2013版的 COSO 框架,以該框架的各要素和基本原則為評估標準,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別對其進行分析,做出定量和定性評估,并結合前述所有分析,進行全面的綜合評估,從而對 M 公司內控制度的效力進行分析,揭示其可能存在的問題。
最后,本文針對前述分析,提出了相應的應對之策。具體包括健全內控制度,加強對風險的防范和把控,強化企業監督管理,保持企業的透明度,傾聽不同層級的員工的真實聲音,暢通員工表達意見的渠道,定期開展員工培訓,增強不同部門、不同員工間的溝通和交流,樹立科學的現代化管理理念,創新管理思維等。
總之,本文對 M 公司的內控制度進行較為系統和全面的分析,根據其所反映的相應問題,總結出優化企業管理,促進現代企業經營信息化管理,發揮內控制度的風險評估和評價作用,可以作為樣板來推廣到其他國有企業公司甚至是已上市的公司,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實際參考價值。

管理論文文獻綜述
三、國內外研究評述
1.2.1 國外研究現狀
國外對內控制度的研究較多。其中,James 和 Donald(2004)在內控制度的評估標準方面,提出了基本框架和五大要素,并揭示了不同要素之間的關系,并對如何確保內控的效力提出了建議。
Hwang(2004)在評估內控制度效力時,則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他通過層次分析法,著眼于由前述五大要素衍生出的新的指標,作為其評判標準。
COSO(2004)進一步發展了內控制度的評判標準,提出 “全面風險管理框架”,使內控制度開始注重于對企業風險進行管理和應對。其理論的核心觀點是,從企業的經營目標的設置,到企業規章制度的設計,再到企業經營管理的全流程、各環節,都要考慮其相應可能存在的風險。同時,對于風險承擔,不再局限于具有一定職務的管理人員,而是可能由每一個負有責任的員工承擔,從而更好地落實責任,細化管理。通過實行內控制度,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有效防范和降低企業風險,提升企業治理水平,提高企業效益。
Gupta(2006)分別分析了企業內部環境和內控制度的效力,并據此指出,兩者之間具有一定的關系。
Schwartz(2006)以成本收益為標準,全面評估了內控制度的效力,指出這種制度是基于企業的業務而設計的,達到了節約有效的成果。
Mc Nally(2007)在搭建內控制度效力評估體系時,分別分析了影響其效力的不同要素,并據此分別提出了相應的改進策略。
Doyle et al(2007)指出,要想提升內控制度的效力,必須優化公司管理模式。
Huang(2008)在 COSO 的研究基礎上,總結出全新的評估標準,對內控制度的效力進行更加全面的評判。
Jokipii(2009)在研究內控制度的效力時,重點分析了其設立目標,并指出,企業的經營狀況、知名度、企業構成等,都會影響著內控制度的效力。
Ettredge et al(2011)對相關問題開展了調查,結果顯示,一家企業對融資的需求越旺盛,其本身的金融風險就會越高,這將導致其內控制度的效力隨之降低。
Theresa(2012)指出,對不同層級的管理人員進行適當地提薪,可以提高其工作積極性,從而提高內控制度的效力。
Balsam(2014)對相關問題開展了調查,結果顯示,企業內控制度的效力與其股權結構密切相關,其中,限制性股權與其關系最為密切。企業高層持股數量與內控制度的效力之間呈反向關系,高層持股越少,內控制度越有效。
Kanagaretnam(2016)指出,個人主義文化越強的公司,其內控制度的效力也越強。相反,權力距離越遠的公司,其內控制度的效力反而越低。
Robert.Moeller(2019)通過運用COSO 最新的模型,統一了不同框架的評判標準,分別分析了不同要素對于內控制度的影響,同時指出了確保企業內控制度效力的方法和措施。
1.2.2 國內研究現狀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于 2000 年公布了 “證券公司消息披露編報規則”,明確指出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商業銀行必須構建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同時要求其要另附一份內容在招股說明書中,該部分內容用來闡明內控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完整性。
楊雄生(2006 年)指出就組織而言,內部控制是自我管理和位置禁止;就社會而言,內部控制需要自覺地進行管理,為了確保合理的配置和利用可控的資源。就個人而言,內部控制是自我約束和自律管理。
戴彥(2006 年)指出由于影響內部控制的因素諸多,所以需要從多個層面審計企業的內部控制,主要包含定量審計和定性審計,其中定量審計通過業務結構層面,定性審計通過組織結構層面。
王競達、瞿衛菁(2007 年)指出企業內部控制審計具有為外部相關監督管理部門了解企業提供基礎參考的功能。
張宜霞、陳漢文(2008 年)提出為了符合成本效益原則,對重點區域的審計應作為企業內部控制審計工作的首要任務,實現企業內部控制的目標是內部控制審計的主要功能。
王宏(2008 年)指出內部控制是需要企業員工和領導共同努力,職責分明,動態改進,權衡有效的管理流程,主要目的是實現企業戰略性的發展目標,確保企業信息質量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保證資產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推進企業有效遵守規章制度。
李志軍(2009 年)將庫存管理(物流部門的工作)與生產和運營聯系起來,并將其作為企業經濟循環的關鍵風險控制點。繼而為了強化內部控制,他提出應從財務核算,內部稽核,層級審批三個層面綜合考慮的策略。
國家于 2010 年對企業的存貨內部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出臺了 “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 ,新要求具體內容包括:一是對存貨的入庫和出庫,采購和驗收,盤點和處置,儲存和保管等多個業務流程進行精準的操控需要采取科學先進的技術手段。二是要明確信息管理技術對企業的存貨的重要性,運用 ERP 等管理軟件高效控制存貨的價值流和實物流。
張鍵、楊忠智(2010 年)指出在企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要對內部控制審計的方法定期進行更新和改進。
楊軒(2011 年)指出內部控制審計需要通過兩種評價體系來審計:業務層面的審計與組織層面的審計。
肖華(2012 年)在先前學者研究結果和相關理論數據的基礎上,提出兩點假設: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程度與盈余持續性直接相關,繼而間接影響公司價值,三者之間成正比關系。企業高質量的內部控制以無保留審計意見來代表, 盈余持續性用類似于Sloan (1996)等方法來衡量, 公司價值以托賓 Q 值來表示。通過分析驗證 6000 多家企業樣本,得出以下結論:公司的內部控制質量直接影響盈余持續性,二者成正比關系,同時盈余持續性與公司價值也成正比關系。
馬軍(2012 年)指出為了確保內部控制目標的實現,需要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相結合,內部審計為主,外部審計為輔。
余紅梅(2013 年)指出對相關存貨內部控制和庫存的檢查制度的評價工作。她提出就制造業企業而言,對存貨內部控制制度控制的執行情況進行及時評價,同時構建完善的定期庫存檢查制度是十分重要的。她著重強調了真實準確的庫存信息對企業的重要性,真實準確的數據在保證企業資產安全的基礎上,同時可為企業未來預測和生產經營活動提供參考。與此同時,她指出要想實現從源頭降低材料和成本風險的目標,需要企業建立健全的供應商準入體系。
王彤,田媛(2013 年)提出內部控制目標的實現與內部控制審計息息相關,鑒于此,為了使得內部控制審計的有效實施,要求公司應該構建健全科學的內部控制評價制度。
孫敏(2016 年)指出要想把企業的風險降低在可控范圍內,就要求企業要將內部控制審計的措施有效落實。
王清剛(2019 年)提出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是確保企業內部規范,高效運轉的內在要求,作為十分關鍵的管理術語,在推動企業長久穩定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企業內部與外部的配合決定了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企業的收益,一般來自經營,一般來自節約。節約主要靠控制與管理。
近年來,中國學者也為改善內部控制研究提供了許多可行的解決方案,例如:周守華、胡為民等人在全面分析管理層內部控制質量與盈利能力,內部控制審計披露和內部控制評價披露等情況之后,得出企業的經營效率與盈利能力和內部控制質量成正比的結論。

文獻綜述范文
四、論文結論
在本研究中,根據調查分析國內外大量內部控制有效性的相關研究文獻,主要采用層次分析法、COSO2013 的內部控制框架、模糊綜合評價法,指出該公司內部控制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同時在此基礎上還構建了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評價指標體系,通過考核評價一汽轎車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實施,得出以下結論:
本文根據內部控制五要素和 17 項原則對影響企業內部控制因素進行研究,同時通過對相應的指標進行權重賦值,分析研究企業內部控制受相關要素與原則影響程度的大小,同時在此基礎上通過模糊綜合評價法對定性指標進行綜合評分,再通過分析企業自身經營特點和績效考核標準,對四個財務指標進行考核賦值,最后將兩個指標即定性、定量指標進行整合計算,最終獲得 M 汽車公司內部控制有效性評價。通過一系列分析研究,發現 M 汽車有限公司在內部控制管理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與不足,針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與建議,希望為該企業提供有效的參考以及完善優化方向,根據 M 汽車有限公司相關評分結果可以看出該企業內部控制有少量缺陷,但整體內部控制具有有效性,所以本文建立的相關模型以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具有科學有效性。因此。本研究內容可以為后續的研究奠定基礎以及提供一些有利的參考條件。
五、參考文獻
[16]王婷.我國汽車行業發展現狀與趨勢[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0.
[17]周佺.H 行政單位內部控制評價與優化研究[D].東華理工大學,2019.
[18]陳鴦.一汽轎車內部控制有效性評價研究[D].蘭州財經大學,2019.
[19]鄭岑.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問題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8.
[20]陳曉樂.基于 COSO2013 視角的泰達股份內部控制評價研究[D].蘭州財經大學.2017
[21]冷文慧.企業內部控制指數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大連:東北財經大學,2013.
[22]符越佳.中安消內部控制有效性評價[D].蘭州財經大學.2018
[23]甘蕊.制造業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有效性影響因素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7
[24]陳浩.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企業核心能力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長春:吉林大學,2012.[25]徐曉峰.淺論我國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完善[D];[碩士學位論文].上海:華東大學,2012.[26]樓婷.我國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對盈余管理的影響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上海東華大學,2013.
[27]張天翼.內部控制在國企反腐中的作用研究[D].河北經貿大學,2018.
[28]趙超亞.一汽轎車盈利能力研究[D];鄭州科技學院,2020.
以上是管理論文的文獻綜述范文模板,可以參考完成自己的論文文獻綜述,如果你想了解論文寫作的其他內容,可以在本網站查閱相關信息,如果你需要論文指導,可以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