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教育論文,筆者認為智慧教育管理系統將會實現智能化輔助教學管理,既能給學校領導分解管理工作的壓力,又能幫助師生解決學習和工作上的煩惱,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數字化教育管理模式,將會使學校管理工作有序進行,學校管理事務更加規范化。
第一章 緒論
1.1選題背景
1.1.1國際社會發展形勢,需要建設教育強國
國際社會發生重大歷史變革,全球一體化發展進程阻力增大,人類社會發展面臨各種困難和挑戰。實施科教興國發展戰略,培養國際優秀人才,建設智慧中國是實現教育強國的必由之路。為了適應國際社會發展形勢,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建設教育強國?!督逃筷P于加強新時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加強教育管理信息化統籌協調,優化信息系統供給模式,提高教育數據管理水平,提高基礎設施支撐能力,加強隊伍建設。”[1]為了實現教育強國,黨中央對教師信息化素養提出新的要求?!吨腥A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建立高水平現代教師體系,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完善教師管理和發展政策體系,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素質。”[2]習近平總書記在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上指出:“中國堅持不懈推進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為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3]《廣東省扎實推進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指出:“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是新時代高素質教師必備的核心素養。”[4]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需要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
1.2研究目的和意義
1.2.1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厘清教師信息化素養的理論基礎,為培養優秀人才而提高教師信息化素養,經過現狀調查,利用大數據分析,探索提升路徑。從我國基礎教育信息化的理論出發,從教育信息化的現實出發,從教師專業發展的軌跡出發,探索提升教師信息化素養的發展路徑,使教育信息化改革、校園網絡信息建設、教學創新模式、師生和諧發展,構建文明幸福家園。
1.2.2研究意義
1.2.2.1理論層面
2018年4月,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將教育信息化作為教育系統性變革的內生變量,支撐引領教育現代化發展。”[5]2021年3月,教育部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以信息化支撐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6]基于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理論指導和教學實踐,整合基礎教育信息化發展的現實背景,提高全體高中教師的信息素養,提出全新的教育信息化管理策略。
1.2.2.2實踐層面
教師通過專業課程培訓,觀看學科教學視頻,參加教學交流研討活動,提升教師信息化素養水平。教師通過教育信息化環境集體備課活動,養成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教師利用“互聯網+教育”,營造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充分發揮學習引領示范作用,認真執行“雙減政策”,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和研究理論基礎
2.1核心概念界定
2.1.1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就是教育管理者圍繞教育管理目標,根據教育管理思想、教育法律法規、教育管理規章制度、教育原理原則、教育方法手段、教育管理策略等,充分發揮人力、物力、財力、信息等方面的管理作用,利用教育內部的有利條件和設施設備,通過決策、計劃、組織、執行、溝通、協調、檢查、監督、管理,實現高效的教育管理活動過程。
2.1.2教育信息化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中指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開發利用信息資源,促進信息交流和知識共享,提高經濟增長質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轉型的歷史進程。”[44]信息化研究的范圍包括信息論、信息科學和教育信息化等一系列信息化硬件和軟件。
教育論文怎么寫
........................
2.2教師信息化素養專業發展能力
教師專業發展是教師自身的學科知識、教學技能、職業態度等不斷提高的過程,即教師從新手到專家逐步轉變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一個持續不斷改進的動態發展過程[52]。教師信息化素養專業發展能力包括:教師信息化素養知識水平、教師信息化軟硬件操作能力、教師信息化網絡應用能力、教師信息化融入課堂能力、教師信息化班級管理能力、教師信息化溝通表達能力、教師信息化數據收集處理能力、教師信息化數據生成創造能力,共8個方面的教師專業發展能力。
2.2.1教師信息化素養知識水平
教師信息化素養知識水平的基本要求是: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靈活應用信息技術,整合優化教學資源。教師通過示范、講解、指導、啟發、評價等多種教育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實現課程目標的教育信息化能力。教師具備先進的教育管理思想,淵博的學科專業知識,扎實的教育理論知識,系統的課堂教學知識。教師掌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擁有豐富多彩的教學經驗,具備熟練的信息技術操作技能和良好的教育知識水平。
2.2.2教師信息化操作能力
教師熟練地操作各種多媒體教學設施設備,引導學生開展課程學習活動。教師合理地利用信息化軟件,引導學生上網搜集和整理學習資料。教師靈活地運用教育信息化工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營造良好學習氛圍。教師操作新一代信息技術,對學生加強網絡信息安全教育。教師操作教育信息化軟件系統,指導學生深入開展科學實驗探究活動。教師利用教育信息化場所,組織學生分組開展學習競賽活動。教師引導學生操作各種教學設施設備,實現無紙化辦公和學習。教師利用教育設施設備、電子教材、網絡資源,開展集體備課和課程教學活動,提高教育工作效能。
...................................
第三章潮南區高中教師信息化素養調查研究設計 ............... 18
3.1研究思路 ....................................... 18
3.2研究方法 ................................... 19
第四章 汕頭市潮南區高中教師信息化素養調查情況 ....... 23
4.1教師基本情況與教師信息化素養的差異性分析 ................... 23
4.1.1性別與教師信息化素養的差異性分析 ..................... 23
4.1.2學歷與教師信息化素養的差異性分析 ..................... 23
第五章 教師信息化素養問題成因分析與討論 ................... 33
5.1教師教育信息化素養存在的問題 .......................................... 33
5.1.1教師教育信息化素養水平存在的問題 .............................. 33
5.1.2 教師教育信息化教學應用能力存在的問題 .......................... 33
第六章 教師教育信息化素養提升的策略措施
6.1提高教師信息化思想意識
從學生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為學生創造良好的信息化學習環境。教師應當提高信息化學習應用意識,利用信息化工具為國家培養更多優秀的信息技術人才。教師提高網絡信息安全意識,加強網絡空間學習交流和資源共享,引導學生健康文明綠色上網,構建安全高效、方便快捷、文明和諧的教育信息化環境。教師應當利用教育信息平臺加強法治教育,明確告訴學生網絡虛擬世界不是法外之地,人人都要遵紀守法,自覺地維護網絡信息安全。教師提高信息化思想意識,宣傳國家法律法規,讓學生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教育論文參考
在現代教育管理過程中,教育管理者創造良好的信息化教育環境。教師增強信息化教育服務思想意識,利用學校所擁有的信息資源實施素質教育。教育領導對學校教育信息化實施質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在實施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的基礎上,實施質量改進(Quality Improvement)的PDCA循環方法,滿足教育信息化質量管理的要求。教師在多技術教學融合應用實踐中,通過PDCA循環方法,提高教育質量。
............................
第七章 研究不足和展望
7.2教師教育信息化素養調查研究的未來展望
在各級政府部門的關心和幫助下,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全國教師管理系統將會很快建立起來。在5G智慧教育體系框架中,數字化智慧管理系統、信息化教學系統、網絡化科研服務系統、智能化校園服務系統、數字化教學實驗平臺、多元化教育信息資源、舒適化學習成長環境、科學化現代學校管理制度、系統化教師隊伍管理模式、法治化教育教學環境、網絡化教育教學管理模式、現代化校園安全監控系統、人性化教育教學服務系統等將會更加完善,提高教師工作效率,提高教師教學業務水平。
全國教師團結在一起工作和學習,將會有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在互聯網+教育的新時代背景下,潮南區高中教師信息技術教學應用能力將會取得更大的進步。教育管理部門通過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管理辦法,提高學校教育質量。潮南區高中教師信息化素養將會全面提高,教育教學教研碩果累,從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隨著教育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快,教育信息化配套設施設備更加完善,全體教師將在更加舒適的校園里安居樂業,立德樹人,教書育人。在5G智慧教育體系中,智慧校園建設將會給各級各類學校的高中教師帶來信息技術應用大禮包。在全國智慧教育專網學習平臺上,全體師生將會通過教育信息化獲得寶貴的知識,享受新一代信息技術帶來的好處。通過參加教育信息化培訓學習,全體教師在教學融合應用創新發展方面將會得到質的飛躍,從而提升信息技術教學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