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教育論文,筆者認為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不僅需要規矩來約束,還需要來自于教師的關愛和鼓勵。教師在管理班級、管理學生的過程中,可以關注文化層面,為本班的班級規章制度注入文化元素,既管好班級又發展學生、發展文化。
第一章相關概念界定及理論基礎
一、相關概念的界定
(一)制度
制度,從一般的意義上來說,是指社會系統各要素實現相互聯結的機制。①從社會科學的角度理解,泛指以規則或運作方式來規范個人行為的社會結構。古語有云:“天地節,而四時成”。從這可以看出,萬事萬物都有一套屬于自身的運行操作準則,也就是制度存在于事物的發展變化之中。制度還應分為“制”和“度”來區分理解。制者,制定也:度者,準則也??梢?,制度就是制定準則,讓某一集體的運作有章可循,循序發展,生生不息。
教育論文參考
(二)班級規章制度
班級規章制度就是用來約束規范班級成員的制度。班級規章制度的對象是班級,一切制度都是為了班級的健康良性發展。限定于班級發展的范疇,以明文的形式呈現,區分于口令型班級規章制度,讓班級管理有章可循,強化認識,增加信度和效度。
完善的班級規章制度可以規范人們的行為,對班級事務和學生的日常行為起到約束和規范的作用。也能減少班級事務處理過程中的主觀性,增強班級決策的可信性,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級作風、學習作風,有利于健康班級的建設。②班級制度
文化對學生的教育有著微妙的影響,它對學生的發展起著核心作用,是班級生存和發展的動力,是班級成功的關鍵。③班級規章制度屬于班級制度文化的范疇,為班級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提供了制度保障。班級規章制度主要包括:學習制度、紀律制度、活動制度、其他制度等。
1.學習制度
學習制度,即班級規章制度中關于學生學習而制定的規章制度。學習制度包括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內容、學習方法等方面的相關制度,用來規范學生學習行為,對學生提出明確的學習要求。
2.紀律制度
紀律制度,即班級規章制度中關于學生紀律而制定的規章制度。紀律制度包括學生的課堂紀律、課后紀律等,跟學校的校紀校規緊密掛鉤,紀律制度是制度文化的最外顯形式。
.............................
二、理論基礎
(一)人本主義理論
人本主義理論的主要代表是美國教育學家羅杰斯。他認為人文主義強調個人的真正價值,探索人性與心靈的和諧,是他對社會的最大貢獻。人本主義認為,一切都應該從人性出發,然后探索人的心理內容。
人本主義理論重視人的價值,即“成人之美”。也就是說,在規劃班級管理體制時,我們應該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基本原則,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進行審視,通過多樣化的實踐活動,厘清學生之間的差異,最大限度地發揮不同學生的潛能,努力為學生創造廣闊的發展空間。
人本主義理論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育目的在于培養全人,從情感上升到認知。筆者所研究的農村普通高中學生由于地域性的原因,也就是潮汕地區比較保守的文化思想影響下,普遍存在自我中心意識不強的現象,也就是下文會說到的“學生缺乏一種自我意識”。尤其是在班級建設的過程中,一些學生的參與度不高,就是因為認識上的不足。在班級規章制度的建設過程中,引入人本主義理論,能夠引導學生結合認知與經驗,認識自我、肯定自我,進而實現自我。
................................
第二章農村普通高中班級規章制度建設現狀及問題分析
一、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一)Z中學學校簡介
汕頭市潮陽區Z中學辦學歷史悠久,創辦于解放初1930年前后,辦學地點在當地的祠堂,分教點有附近的老爺堂、長房祠、二房祠等。幾經輾轉,于一九八五年底遷至同單元的小學,設有幼兒園、小學和初中三個學部,小學校舍是華僑援捐,以二層混凝土鋼筋結構樓房為主。一九九四年八月初,中學部遷址到現在的地址,由所在單元四鄉聯辦,地點及校舍建設由居委負責,學校校舍建設資金由服務單元四鄉攤派。至此,Z中學才跟低學部真正分開來,升格成為一所完全中學。
學校辦學各項現狀為:
1.性質:公辦完全中學;2.學制:初中三年、高中三年;3.核心理念:文化立校、質量興校、和諧發展;4.校訓:德才兼備、勵志創新;5.校風:和諧、勵志、博識、厚德;6.育人目標:以構建現代化生態學校為總目標,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努力培養德智雙全,學創俱能,身心兩健的中學生。
總的來說,汕頭市潮陽區Z中學是一所農村公辦中學,地處汕頭市潮陽區的鄉鎮地區,練江之濱,交通發達。當地的手工業、制造業比較發達,屬于經濟較為好的新農村,毗鄰潮州、揭陽兩市,居潮汕地區的中間地帶,相對來說民風淳樸,潮汕文化保留較為完整。學校選址在居民區,服務于周邊四個單元,學校校風良好,初中部辦學經驗豐富,連年來的中考成績一直位居潮陽區公辦學校的前茅,廣受鄉民好評。
...............................
二、調查設計
(一)調查目的
通過調查,用事實和數據說話,了解農村普通高中班級規章制度的建設情況及存在的問題,為農村普通高中班級規章制度的建設的案例實踐和建設對策提供依據,形成指導。
(二)問卷的編制
根據本文的研究目的,筆者編制了一份關于農村普通高中班規制建設開展情況的調查問卷和訪談提綱,主要反映了對農村普通高中班規制建設現狀的調查和認識。
1.問卷調查:
筆者設計了兩份問卷,教師問卷和學生問卷。其中,教師問卷設計了35個問題,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了解教師的基本情況,包括性別、年齡、教齡、職稱等。第二部分主要了解教師對班級規章制度建設現狀的認識情況及進一步的優化認知程度。學生問卷共設計36個問題,主要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了解學生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別、就讀年級等。第二部分則主要了解學生對班級規章制度建設的認知情況及滿意程度。
2.訪談提綱:
筆者設計了三個訪談提綱,即學校領導訪談提綱、教師訪談提綱和學生訪談提綱。領導訪談提綱為5道問答題,包括對班級規章制度的認可和指導、對教師的評價和對學校管理理念的闡述。教師訪談提綱為6道問答題,包括對班級規章制度的認可度、執行度、滿意度以及一些班級管理經驗、班級管理小故事的分享。學生訪談提綱為5道題,包括對班級管理的認識和執行,以及班級管理建議。
...........................
第三章農村普通高中班級規章制度建設問題原因分析.....................................41
一、從教師的角度分析..................................41
(一)教師的專業素養有所欠缺................................41
(二)教師的管理理念比較落后...................................41
第四章農村普通高中班級規章制度建設個案研究...................................48
一、案例班班級情況分析........................................48
二、案例班的班級規章制度條例概述.............................49
三、案例班的班級規章制度實施過程..................................51
第五章農村普通高中班級規章制度建設對策研究................................55
一、班級規章制度的制定可以兼顧多方面原則....................................55
(一)制定可以遵循科學性原則,科學合理、體系完整........................55
(二)制定可以遵循主體性原則,突出個體、突出主體.........................55
第五章農村普通高中班級規章制度建設對策研究
一、班級規章制度的制定可以兼顧多方面原則
(一)制定可以遵循科學性原則,科學合理、體系完整
科學性原則是指班級規章制度從制定到實施的科學性,包括班級規章制度的內容合理、科學,避免一些不合理的班級規章制度,如“奇葩班規”等,同時還應包括班級規章制度的執行是良性的、科學的。在完善制度的過程中,要避免班級制度的過度制度化,避免學生對制度的反感,讓學生學會自我管理,認識到自己是班級管理的主人。
所以,在班級規章制度的制定上,要遵循科學性原則,體現為所制定的班級規章既能關注學生個體,規范學生的行為規范,形成良性量規,科學合理,體系完整,又能促進學生的內在發展,體現科學性原則。
(二)制定可以遵循主體性原則,突出個體、突出主體
主體性原則是指班級規章制度應突出學生的主體性,體現為班級規章制度的制定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董岳認為,班級管理是通過以人為本的管理活動,追求高效優質的班級運營,實現教育目標的過程。通過競爭性活動,提高人的意志品質,提高人的理性和獨立能力,提高人的體力,從而達到班級管理的最佳管理水平和教育效果。
主體性教育的短期目標是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個體主體性,即重視學生的主體意識,發展學生的主體能力,培養學生的主體人格,以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使他們真正成為教育活動和自我發展的主體。
制定班級規章制度的目的是管理學生,但只有通過管理行為體現學生主體性的班級規章制度才是合格的。
因此,以學生個體為主,以學生發展為主,都能夠體現班級規章制度的主體性原則。
教育論文怎么寫
..............................
結束語
班級規章制度也可以叫做班級公約。是教師用來管理班級的輔助制度。班級規章制度是一種制度,但班級規章制度并不是教師設定的高壓管理制度,也不是一套的懲罰措施。學校雖然有校規,也有各級各類的教育規范,如《中學生守則》、《中學生行為規范》、《未成年人保護法》,然而,個體與地域的差異是不可避免的??鬃釉缭缇透嬖V我們,“因材施教”、“有教無類”,要因地制宜地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制定相應的班級規章制度。
在素質教育思想的指導下,在班級管理中,作為一名教師,在構建班級規章制度的過程中,要特別重視、尊重學生的主體作用和地位。教師應為學生創造各種機會,盡可能多地動員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和班級規章制度的建設中來。老師除了有課業知識要講,更要注重在班級規章制度建設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們的規則意識,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作用,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學效果。
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不僅需要規矩來約束,還需要來自于教師的關愛和鼓勵。教師在管理班級、管理學生的過程中,可以關注文化層面,為本班的班級規章制度注入文化元素,既管好班級又發展學生、發展文化。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