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金融論文,本文旨在分析金融不穩定性對非洲國家的經濟增長的影響,進而就金融不穩定性如何影響某些非洲國家的經濟增長闡述方式并得出結果。
1 導論
1.1 研究背景
作為一名來自非洲的留學生,我了解到,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體系的穩定事關政治、經濟和社會穩定。隨著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步伐的加快,金融改革逐步深化,金融穩定的意義和作用日益凸顯。當今社會,金融業面臨的風險與日俱增,影響金融系統不穩定性的因素也日益增多。商業銀行本身是一個依靠負債來經營的行業,這種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商業銀行相對其他行業的不穩定性,不少學者提出的“金融脆弱性”一詞就是對其最好的描述。
金融論文怎么寫
金融動蕩在商業銀行發展的很多方面均有體現,比如銀行倒閉、資產價格波動或市場流動性崩潰。 此類負面事件的后果可能是嚴重破壞一國的支付和結算系統,從而導致總體經濟的不穩定性。此外,由于金融機構與實體(或生產)部門之間存在密不可分的聯系,此類負面事件還會對實體(或生產)部門產生連帶影響。Kaminsky&Reinhart(1999)證實了這一負面結果,同時發現金融不穩定與貨幣發展正相關,這意味著維護經濟穩定以及判斷經濟系統中的漏洞對于金融發展至關重要。這些漏洞中的一部分具有宏觀經濟層面,例如家庭和公司部門穩定性狀況的變化以及信貸和資產市場的發展,所有這些漏洞都可能會影響經濟體內的風險水平和風險分布。所以說,維護金融穩定至關重要,因為這將使識別金融系統中的任何漏洞變得容易,并減少此類事件。
.......................
1.2 研究意義
在把握世界經濟特別是世界金融發展格局和態勢下,本文研究金融不穩定性問題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1)理論意義
本文研究金融不穩定對非洲經濟增長的影響,首先有利于認識金融不穩定本身的整體性、形成過程的復雜性、構成要素的多元性等。其次有利于把握金融不穩定重點要素的有機構成以及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和影響,進而探索控制金融風險、防范金融危機、發現實現金融穩定的有效路徑。第三有利于全面并且深刻地認識非洲金融風險問題,通過構筑起評估非洲金融穩定性的框架結構體系和測度模型體系,有效地吸收國際上有關金融不穩定領域的研究經驗和科研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2)現實意義
目前,國內外大多數學者對金融不穩定性的研究都集中在發達經濟體上,例如歐美及中國,對于欠發達經濟體的相關研究基本處于空白狀態。進一步地,目前研究金融大環境變化對非洲經濟影響的文章多集中在現狀分析、影響因素和機制等宏觀方面,專門針對非洲各國進行案例分析的文章較少,進行實證研究的文章就更少了。所以,本文研究金融不穩定對非洲經濟的影響,看金融不穩定因素是否會阻礙經濟增長,選取15個代表性非洲國家做案例分析,對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特別是潛在的金融危機對非洲各國的影響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
.....................
2 理論基礎與文獻綜述
2.1金融不穩定性的相關概念及研究綜述
(1)金融不穩定性的相關概念
鄭達(2019)研究認為金融不穩定性即區域的金融發展在規范之內,沒有超出規則范圍的趨勢。對于國家的金融發展來說,良好的監管體系較為重要,通過強硬的處罰能有效的控制金融不規范的現象。Belke等學者(2020)則認為金融不穩定性是指在經濟運行的過程中某些因素的出現導致了經濟信息傳遞的過程中,金融體系出現不能正常工作或者出現金融體系出現偏差的問題。
從借款者的角度深入剖析了金融體系脆弱性的產生機理,并認定不斷累積的信貸風險是引發金融體系金融不穩定性的主導原因,其在文章中指出這種不穩定性源于金融機構資本結構的兩種特殊屬性:第一,相比于其他企業,金融機構具有較高的財務杠桿,這使其經營風險顯著高于其他行業;第二,大多數情況下,金融企業的資產與負債的期限結構不匹配,這導致了金融企業收益與支出時間的錯配,進而增加了財務風險。Angelico等(2020)在其研究中心將金融不穩定性描述成微小的沖擊,即可使整個虛擬經濟乃至實體經濟陷入困境的狀態,就是說他們更傾向于把金融脆弱性視為金融體系在過度敏感的情況下的一種極端狀態,金融不穩定性泛指所有在融資領域中風險的積累,信息不對稱是其根源性原因。Bibow等(2020)則指出,金融不穩定性代表了金融產品價值或資產價格過度敏感的特殊屬性,當金融產品價值或資產價格處于這種狀態下,微小的外生沖擊就可能導致金融危機。
綜上所述,多數學者傾向于認為金融不穩定性源自金融系統本身的內在特征,它是金融系統的固有風險累積到一定程度后的直觀體現。本文認為,金融不穩定是由于信息部不對稱導致的金融體系無法正常運轉,從而導致個人、社會及政府面臨金融風險的情況。
........................
2.2金融不穩定性與宏觀經濟的相關研究
關于金融不穩定性與宏觀經濟的相關研究,學者們從不同的方向進行了探討。
孫立堅((2020)在其研究中從金融系統六大基本功能的角度出發,利用計量建模以及CHOW結構化檢驗方法,檢驗了中國金融系統在非完全市場化的條件下,是否能夠發揮其六大基本功能,以此來研究中國金融體系的不穩定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以及這種系統不穩定對中國實體經濟影響的傳導機制,并為中國金融系統未來改革方向提供了對策建議。杜強(2019)研究中指出金融的不穩定發展會對宏觀經濟產生消極作用,同時認為應該設立危機預警指標來提高對金融不穩定性的管控工作。Dargahi等(2020)從系統性風險和非系統風險的不同角度,研究了區域金融機構的風險評估問題。他們將安全性、資本充足性、流動性、合規操作、盈利能力作為非系統性風險的代表性指標,將石油出口國家宏觀經濟、區域宏觀經濟、區域金融業等作為系統性風險的代表性指標,將金融機構風險分為四個等級,以此來評價區域金融機構風險等級,對區域金融穩定評估工作有一定的實際應用價值。Cesa-Bianchi(2017)在對區域金融不穩定的指標體系研究中,將整個體系分為核心指標體系和相關指標體系兩大類,其中核心指標體系是以微觀視角來考察區域金融機構的運作狀況,主要包含美聯儲CAMEL中的五大指標,而相關指標體系則是從較為宏觀的視角來評價金融系統整體運行狀況,主要包括政府宏觀調控能力、企業償債能力、企業增長能力、銀行業規模等指標,是對核心指標體系的一個補充。Mohammed等(2021)從實際情況出發研究認為金融產業的不穩定性會對貨幣政策的效力產生沖擊,從而影響宏觀經濟的發展。Ninomiya(2017)通過構建4期的二叉樹模型,來實證分析了金融穩定與貨幣穩定二者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修正的貨幣政策框架中又將這二者都納入了貨幣政策框架中,實證結果顯示銀行信貸增長率與房地產價格也應納入我國貨幣政策考慮的金融不穩定指標體系框架中,同時我國貨幣政策應根據金融不穩定指標體系逆周期調控,且調控重點應由指標本身轉為指標的預期。Mohammed等(2021)研究認金融不穩定性的發展對于外匯儲備會產生消極影響,從而抑制宏觀經濟的發展。Goodwin等(2020)研究認為宏觀經濟的發展需要穩定失業率和利率,金融不穩定性的發展會對利率和失業率產生較大的影響,從而對宏觀經濟的增長產生負面沖擊。
............................
3 非洲經濟發展的現狀分析 ................................ 11
3.1 GDP 增長 ............................................... 11
3.2 人口和人力資源 .................................. 15
4 金融不穩定性對非洲經濟增長的機理研究 .................................. 32
4.1金融發展、金融穩定與經濟增長的相關研究 ................................... 32
4.2 金融不穩定性對非洲經濟增長的的機理研究 ............................. 34
5 研究假設與模型建立 ...................................... 37
5.1 研究假設 ......................... 37
5.2 模型建立 ............................... 37
6 實證結果分析
6.1 描述性數據
我們報告研究分析中列出的國家/地區的描述性統計數據。正如我們在上一章中討論的那樣,所選擇的數據最初是總共15個非洲國家,擁有39年的觀測資料。因此,從這些國家進行了許多觀察以進行研究。
以下直方圖顯示了我們的五個被解釋變量的分布,即:GDP增長,人口和人力資本,出口(基于GDP百分比),消費,投資和債務服務。
金融論文參考
從上面的直方圖和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到,來自15個非洲國家的GDP增長的平均百分比在40至50之間,標準差為23.02214。值范圍從最小值-13.37664到最大值105.9036。對于39個樣本量,我們發現樣本平均值為54.93006,標準差為23.02214,變異系數= 23.02214 / 54.93006 = 0.4191,換句話說,變異系數告訴我們樣本標準偏差是樣本平均值的41.91%。
..................................
7 結論與建議
作為一名來自非洲的留學生,我了解到,金融動蕩等破壞性事件的潛在后果可能是嚴重破壞一國的支付和結算系統,從而導致總體經濟不穩定。 由于金融不穩定與實體(或生產)部門之間聯系密切,所以金融動蕩會對實體(或生產)部門產生連帶影響。 因此,金融動蕩有可能造成大量的宏觀經濟成本,對生產,消費和投資均產生負面影響,抑制諸如繁榮和發展之類的更廣泛的總體貨幣目標。很多學者均已證實這一負面結果,發現金融不穩定與貨幣發展正相關。這意味著維護經濟穩定以及判斷經濟系統中的漏洞對于金融發展至關重要。這些漏洞中的一部分具有宏觀經濟層面,例如家庭和公司部門穩定性狀況的變化以及信貸和資產市場的發展,所有這些漏洞都有能力影響經濟體內經濟風險的水平和分布??梢哉f,維護金融穩定至關重要,因為這將使識別金融系統中的任何漏洞變得容易,并減少了此類事件。
許多非洲經濟學的領頭人認為,2008年的金融危機不會對非洲造成影響,因為非洲的銀行業與資本市場目前尚未完全融入全球市場。因此,他們認為非洲危機的影響將很小。但是,這場災難對非洲經濟貨幣區造成了廣泛的不利影響;尤其是較大的經濟體(Murinde,2010)。本文在對現有金融不穩定性與經濟增長的相關理論進行梳理的基礎上,從資本流動性的角度出發,建立流動性基準指標,即將M2/M1作為衡量非洲金融不穩定性的重要指標和代理變量。具體來看,本文研究了金融不穩定對非洲經濟,特別是某些特定的非洲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長的影響,并且進一步研究了金融不穩定因素是否會阻礙經濟增長,因為我們都知道不穩定因素是每個國家都必須應對的金融體系的固有特征。本文采用回歸分析法,從1980年至2019年的15個非洲國家的樣本中說明了非洲國家金融不穩定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及異質性差異。結果表明金融不穩定性確實阻礙了非洲各國的經濟發展,其中經濟不發達的中非和南非國家受到的影響更大。即非洲地區發達程度越低,影響就越大。
參考文獻(略)